栏目: 国学理论 作者:佚名 热度:
作者:范根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文碧方,男,1965年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来源:《哲学门》第二十二卷(2021年)第一册,总第四十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
/
一
/
中国哲学这门学科自从建立以来,海内外学者对中国哲学的研究范式大多以西方哲学作为参照典范,迄今依然尚未完全摆脱。在西方哲学的“客观标准”下,学者们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集中在本体论、逻辑学、知识论、政治伦理哲学等领域,对于不符合西方哲学分类标准的内容则弃之如敝屣,这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独具特色的思想资源隐而不彰,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除了为我们所熟知的典章制度、礼乐教化、哲学思想等显性维度外,还有着极为丰富的默识躬行、深静体证等缄默维度传统。传统儒家学者在“正统”和“异端”观念的束缚和影响下,往往将此当作佛老“外道”而排斥之或忌讳不谈,现代学者虽能够摆脱以往“卫道护教”心态对儒学进行客观化的学术研究,但由于缄默维度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其体认过程和证悟经验往往因人因时而异,语言文字难以将其内涵完整无误地表达和言说出来。因此,在当前的学术研究中,一旦涉及到儒学道德修养中的静坐、体悟等功夫内容时,多倾向于将其简单地归结为神秘体验与神秘主义,如陈来先生比较早就关注到此问题,他在《神秘主义与儒学传统》一文中就对儒家传统中的“神秘主义”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以孟学标榜的宋明心学的发展,容纳了一个神秘主义传统”[注释1],并对宋明两代心学中的神秘体验进行了粗略的梳理和简要的阐发,但止步于此,未对儒学中的这一传统进行深入挖掘。之后,学界对此领域的研究虽有所推进,但总体上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成果多整体性概述或个案式研究,内容零散不成系统,且集中于宋明时代,尤其是陆王心学以及后学弟子身上。
中国哲学要建立自身主体性,必须要对自己传统固有的思想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研究,而功夫论是中国哲学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但也是当前中国哲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儒学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一直以来学界对儒学的研究集中在典章制度、礼乐教化、哲学思想等显性维度,尽管也有不少学者关注儒学道德修养功夫论,但也多局限在从知识论层面对此领域进行学术探讨。儒学作为“生命的学问”,极为强调践履躬行,其实践的体证甚至远超理论体系的建构,如何通过道德修养功夫达到对道德本体的体认,从而实现安身立命、成圣成贤、化成天下?儒者何以能够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中介如石坚,浩然正气塞天地,特别是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超越生死、杀身成仁、以身殉道?剔除神秘的外衣,中国儒学修养功夫中的静坐体知究竟为何,其中是否具备普遍性的规律?儒道释三家都有缄默维度,都以“主静”作为修养功夫,其间有何异同?……这些与儒学缄默维度相关的问题,学界对此似乎有一种集体沉默之感。当前儒学研究要继续往前推进,则对这些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做出相应的阐发。
中国儒学缄默维度体认、感知的内容十分丰富,语言文字难以将进入缄默维度时的体证经验完全地表达出来,但是作为研究者又只能从前人留下的文献资料中去了解,而且,研究者若未对中国儒学缄默维度有过相关的体认、感知经验,则几乎难以仅凭借前人留存的文献资料就对中国儒学缄默维度有确切的认知,儒学缄默维度的丰富性也将大大减少,甚至牵强附会,各种“怪力乱神”裹挟其中,这给后世研究者带来诸多困难和挑战,也是为何当前儒学研究成果虽然硕果累累,但在这一领域却依然人迹罕至的原因所在。对此,张昭炜不惧挑战、迎难而上,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继续探索前行,对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细致的爬梳,深入儒学“密境”,系统而又有深度地对中国儒学缄默维度传统进行了阐发,对儒学传统中有关静的深度体知以及功夫之后呈现的境界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揭示,并以此为视角对中国儒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检讨,成果汇聚为《中国儒学缄默维度》一书,于2020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儒学缄默维度》以孔颜默会精神为核心,以功夫论为导向建构了中国儒学缄默维度的道统谱系,此以功夫论为导向建构的道统谱系,不同于韩愈、二程、朱熹“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与王阳明、王畿“颜子没而圣学亡”基于道体论建构的理学和心学道统谱系。此道统谱系具有开放性,传统意义上的非儒者也在道统之列,保持了儒学发展的整体连续性,将一直处于幽隐状态下的孔颜默会传统复活重现,填补“颜子没而圣学亡”这一条失落的儒学精神传统。此书对儒学的研究由显性维度转换到缄默维度,开创了中国儒学以缄默维度为中心的研究新范式,由于研究范式的转换,此书关注到许多传统儒学研究中被忽视的人物和问题,提出许多极富新意和极具启发性的观点,比如:一、该书将中国儒学缄默维度追溯至孔子,认为孔子是得道之全者,他综合运用罕言、雅言两种方式传道,孔门弟子于是分化成以颜回默会躬行为代表的罕言传统和以言偃礼乐教化为代表的雅言传统;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发端于孔颜默会传统,孔颜之后,先秦缄默维度展开为孟子、《易传》、屈原、庄子四个流派。二、缄默维度体知的生命是气化的生命,在元气的层次上儒道同根同源,在缄默维度层面相似相通,当儒学缄默传统中断之后,借助道家思想资源能够将此传统重现复活。三、该书极为关注在传统儒学研究中被忽视的扬雄、杨简、文天祥等人物的思想,将非儒家的庄子、屈原引进儒学缄默维度道统谱系之中。四、该书对儒者的主静功夫、体道经验、证道气象、破生死关的人生历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五、该书将宋明理学的先驱追至扬雄而非韩愈,凸显阳明后学在儒学缄默维度中的重要地位,并在阳明学背景下研究二程的思想。
来源:《哲学门》第二十二卷(2021年)第一册,总第四十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
/
一
/
中国哲学这门学科自从建立以来,海内外学者对中国哲学的研究范式大多以西方哲学作为参照典范,迄今依然尚未完全摆脱。在西方哲学的“客观标准”下,学者们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集中在本体论、逻辑学、知识论、政治伦理哲学等领域,对于不符合西方哲学分类标准的内容则弃之如敝屣,这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独具特色的思想资源隐而不彰,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除了为我们所熟知的典章制度、礼乐教化、哲学思想等显性维度外,还有着极为丰富的默识躬行、深静体证等缄默维度传统。传统儒家学者在“正统”和“异端”观念的束缚和影响下,往往将此当作佛老“外道”而排斥之或忌讳不谈,现代学者虽能够摆脱以往“卫道护教”心态对儒学进行客观化的学术研究,但由于缄默维度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其体认过程和证悟经验往往因人因时而异,语言文字难以将其内涵完整无误地表达和言说出来。因此,在当前的学术研究中,一旦涉及到儒学道德修养中的静坐、体悟等功夫内容时,多倾向于将其简单地归结为神秘体验与神秘主义,如陈来先生比较早就关注到此问题,他在《神秘主义与儒学传统》一文中就对儒家传统中的“神秘主义”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以孟学标榜的宋明心学的发展,容纳了一个神秘主义传统”[注释1],并对宋明两代心学中的神秘体验进行了粗略的梳理和简要的阐发,但止步于此,未对儒学中的这一传统进行深入挖掘。之后,学界对此领域的研究虽有所推进,但总体上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成果多整体性概述或个案式研究,内容零散不成系统,且集中于宋明时代,尤其是陆王心学以及后学弟子身上。
中国哲学要建立自身主体性,必须要对自己传统固有的思想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研究,而功夫论是中国哲学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但也是当前中国哲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儒学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一直以来学界对儒学的研究集中在典章制度、礼乐教化、哲学思想等显性维度,尽管也有不少学者关注儒学道德修养功夫论,但也多局限在从知识论层面对此领域进行学术探讨。儒学作为“生命的学问”,极为强调践履躬行,其实践的体证甚至远超理论体系的建构,如何通过道德修养功夫达到对道德本体的体认,从而实现安身立命、成圣成贤、化成天下?儒者何以能够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中介如石坚,浩然正气塞天地,特别是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超越生死、杀身成仁、以身殉道?剔除神秘的外衣,中国儒学修养功夫中的静坐体知究竟为何,其中是否具备普遍性的规律?儒道释三家都有缄默维度,都以“主静”作为修养功夫,其间有何异同?……这些与儒学缄默维度相关的问题,学界对此似乎有一种集体沉默之感。当前儒学研究要继续往前推进,则对这些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做出相应的阐发。
中国儒学缄默维度体认、感知的内容十分丰富,语言文字难以将进入缄默维度时的体证经验完全地表达出来,但是作为研究者又只能从前人留下的文献资料中去了解,而且,研究者若未对中国儒学缄默维度有过相关的体认、感知经验,则几乎难以仅凭借前人留存的文献资料就对中国儒学缄默维度有确切的认知,儒学缄默维度的丰富性也将大大减少,甚至牵强附会,各种“怪力乱神”裹挟其中,这给后世研究者带来诸多困难和挑战,也是为何当前儒学研究成果虽然硕果累累,但在这一领域却依然人迹罕至的原因所在。对此,张昭炜不惧挑战、迎难而上,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继续探索前行,对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细致的爬梳,深入儒学“密境”,系统而又有深度地对中国儒学缄默维度传统进行了阐发,对儒学传统中有关静的深度体知以及功夫之后呈现的境界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揭示,并以此为视角对中国儒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检讨,成果汇聚为《中国儒学缄默维度》一书,于2020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儒学缄默维度》以孔颜默会精神为核心,以功夫论为导向建构了中国儒学缄默维度的道统谱系,此以功夫论为导向建构的道统谱系,不同于韩愈、二程、朱熹“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与王阳明、王畿“颜子没而圣学亡”基于道体论建构的理学和心学道统谱系。此道统谱系具有开放性,传统意义上的非儒者也在道统之列,保持了儒学发展的整体连续性,将一直处于幽隐状态下的孔颜默会传统复活重现,填补“颜子没而圣学亡”这一条失落的儒学精神传统。此书对儒学的研究由显性维度转换到缄默维度,开创了中国儒学以缄默维度为中心的研究新范式,由于研究范式的转换,此书关注到许多传统儒学研究中被忽视的人物和问题,提出许多极富新意和极具启发性的观点,比如:一、该书将中国儒学缄默维度追溯至孔子,认为孔子是得道之全者,他综合运用罕言、雅言两种方式传道,孔门弟子于是分化成以颜回默会躬行为代表的罕言传统和以言偃礼乐教化为代表的雅言传统;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发端于孔颜默会传统,孔颜之后,先秦缄默维度展开为孟子、《易传》、屈原、庄子四个流派。二、缄默维度体知的生命是气化的生命,在元气的层次上儒道同根同源,在缄默维度层面相似相通,当儒学缄默传统中断之后,借助道家思想资源能够将此传统重现复活。三、该书极为关注在传统儒学研究中被忽视的扬雄、杨简、文天祥等人物的思想,将非儒家的庄子、屈原引进儒学缄默维度道统谱系之中。四、该书对儒者的主静功夫、体道经验、证道气象、破生死关的人生历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五、该书将宋明理学的先驱追至扬雄而非韩愈,凸显阳明后学在儒学缄默维度中的重要地位,并在阳明学背景下研究二程的思想。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冯骥才:非遗学原理(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