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国学理论   作者:佚名   热度:


    /
    
    /

    《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对儒学的研究由显性维度转换到缄默维度,是第一部对儒家功夫论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论述的开创性学术著作,其主题之独特、内容之罕见、诠释之新颖,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岂一个新字了得。书中作者借助道教内丹学与中医以及西方宗教学、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先秦至明清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儒者体道的心路历程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尤其是对儒学修养功夫中少有人触碰的“主静”功夫传统进行了深度挖掘。书中作者认为从道体论而言,即道体即是功夫,道体在发展中卷裹了缄默维度与显性维度两种可能,而由道体之密显形成缄默维度的“主静”与显性维度的“持敬”两种功夫路径;从功夫论而言,缄默维度的道体不是现成的,需要通过道德修养功夫才能呈现,即功夫即是道体。中国儒学缄默维度重在“深静”,与之相对应的功夫则是“主静”,通过“主静”功夫可以洞悉本原、体证道体。缄默维度是体,显性维度是用,二者是明体达用的关系,“主静”功夫涵养道体,侧重于内,由内渗透至外,以体达用;“持敬”功夫庄严道体,侧重于外,由外收敛至内,以用即体。“主静”“持敬”二者互摄,相互补充,亦相互助发。书中作者对儒家“主静”与“持敬”两种修养功夫的相互更迭、动态平衡作了细致的梳理和阐发,他认为“主静”与“持敬”功夫在先秦儒学中已有雏形,孔门弟子中的颜回和言偃之学便昭示了“主静”与“持敬”功夫的分化。之后,由扬雄、周敦颐奠基,发展成熟于宋明理学。宋代周敦颐倾向“主静”,伊洛传其学转向“持敬”,程门弟子杨时到罗从彦、李侗转向道南指决的“主静”,朱子则由道南指决转向“持敬”,再到回望“主静”,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明代吴与弼倾向“持敬”,其弟子陈献章倾向“主静”,陈献章弟子湛若水倾向“持敬”,湛若水弟子唐枢倾向“主静”,唐枢弟子许孚远倾向“持敬”,许孚远弟子刘宗周深度融合“主静”与“持敬”功夫。
    此外,中国儒学缄默维度的最终指向是成就内圣,亦即“精神”的涵育和开掘,缄默维度功夫论的重点则在于引出和培养“第一意”,同时也需要消除“第二意”,意欲的干扰,亦即“不起意”,由“不起意”可进一步延伸至“主静”与“持敬”功夫。杨简提出的“心之精神是谓圣”与“不起意”等心学宗旨在宋代呈现衰微的趋势,到明代,伴随着阳明学的兴盛,慈湖学迎来发展高峰,且分化出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阳明学的江右王门、浙中王门、泰州学派肯定杨简的“心之精神是谓圣”,从正面推动其发展。书中作者认为阳明“心之良知是谓圣”“以其妙用而言谓神”“以其凝聚而言谓之静”,显示出良知学中“精”与“神”的分化,并由此发展出不同的功夫路径,江右王门发扬心之“精”的面向,发展出万廷言的“贵精”;浙中王门发扬心之“神”的面向,以王畿为代表“贵神”;泰州学派发扬心之“精神”的面向,以颜均、罗汝芳为代表,重“精神”。这一脉发展路向可追溯至先秦颜渊以来的“主静”功夫。止修学派李材与甘泉学派湛甘泉则批评、抵制杨简的“心之精神是谓圣”,全面否定慈湖学的宗旨,湛甘泉对杨简“不起意”的批评,有利于分疏出“第一意”和“第二意”,刘宗周在此基础上颠覆杨简的“不起意”,“摄知归意”,归显于密,“意”成为道德至善的指南,进而从反面推动慈湖学的发展。这一脉发展路向可追溯至先秦言偃以来的“持敬”功夫。
    “主静”与“持敬”两种功夫在师徒授受中相互更迭,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北宋主要展开为程颢与程颐模式,明代学者胡直与万廷言类似于北宋的程颢与程颐,阳明后学主要呈现为胡直与万廷言模式。胡直致良知功夫融合周敦颐的“无欲主静”与程颢的“觉一体”,同时也以“持敬”来防范江右王门收摄保聚的流弊。万廷言深度融聚江右王门与浙中王门,同时遥契二程,他虽偏重程颐,但也认同程颢之学,将二程思想熔于一身,“静”“敬”兼综。明末刘宗周在深刻体证并总结前人功夫论成果的基础上,以“慎独”贯穿“主静”与“持敬”,实现二者的融合与平衡,体现出中国儒学缄默维度修养功夫论的一贯性。
    通过此番梳理,作者力图将儒学道德修养功夫论中有关超越生死、体证终极本体等精微、隐秘、玄奥、难以言说,但又是儒学中独具特色和极具吸引力的层面,运用学术研究的方式将其内涵呈现出来,这一步工作使得儒学中这个秘而不宣,一直处于幽暗之中的传统得以十字打开。此书既有宏观勾勒,对中国儒学缄默维度传统的发展脉络进行整体性的梳理,又有微观考察,聚焦文天祥、刘宗周、方以智等典型案例,对他们如何体证缄默维度、突破生死大关以及证道之后的气象境界进行细致入微的论述。作者认为缄默维度的体证内容极为丰富,超越了日常言语表达的应用范围,但仍然可以描述,通过意象的指引仍然可以实现言说。从身体层面来说,缄默维度可表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上,如方以智的容寂颡頯、乌喙赤足,王夫之的深静彻乎踵;从物象层面来说,春是缄默维度的总体物象特征,陈献章的“氤氲一气似初春”是中国儒学缄默维度的诗意表达,朱熹的“木晦于根,春容晔敷”、王阳明的“油然其春生焉”、万廷言的“春风不借春光有,却为春风吹更长”、刘宗周的“若于此际窥消息,宇宙全收一体春”、方以智的“太极丸春”等均通过春的意象来表达其所体证到的缄默维度。具体而言,儒者多喜欢运用月、山等物象特征来表现,如周敦颐的“光风霁月”、杨简的“云间月澄”、王阳明的“吾心自有光明月”、万廷言的“一泓青玉涵秋月”、刘宗周的“静气如山”等。书中作者从特殊个案中归纳出一般普遍规律,将儒者体证经验、方法系统化,形成显性知识,并结合威廉·詹姆斯归纳的神秘主义四个特点,归纳出中国儒学缄默维度的四个典型特点,分别是:不可言说性与意象性、可知性与不可知性、暂时性与持久性、被动性与主动性。在此基础上,作者总结出中国儒学缄默的二十五个基本特征,并提炼出判断中国儒学缄默维度的“三法印”,此“三法印”贯穿全书具体个案的论述过程之中,作者将此“三法印”与不同时代儒者体道的心路历程、实践经验相印证,摆脱儒学缄默维度与宗教神秘体验之间一直界限模糊、纠葛不清的局面,清理了儒学中夹杂着的愚昧、迷信、神秘等成分,使儒学的真精神更加显露无遗。此书弥补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在儒学研究领域中缺失的部分,开创了中国儒学新的研究范式,丰富了当前中国儒学研究的内容,拓展了中国儒学的研究视域,推动中国儒学研究继续深入发展,为中国儒学缄默维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冯骥才:非遗学原理(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