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国学理论   作者:佚名   热度:


    /
    
    /

    《中国儒学缄默维度》聚焦缄默维度,重新梳理了中国儒学的发展脉络,尝试以客观学术化的方式对中国儒学“密境”中的“主静”传统进行研究和阐发,梳理了孔颜默会传统在中国儒学发展中的整体脉络,初步建构起以孔颜默会精神为核心,以功夫论为导向的中国儒学缄默维度道统谱系,开创中国儒学新的研究范式。当然,由于对此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此书内容在不少地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为一部缄默维度视域下的中国儒学史,此书选取的胡直、万廷言、方以智在传统儒学中并不被重视,而一些公认的张载、程颢、程颐等大儒在书中却反而被忽视,且历史上大多数儒者的思想著作中几乎未有这一作为儒学之本的缄默维度的内容,故作者不得不从一些大儒偏僻、不甚重要的文献资料中去找寻挖掘他们缄默维度的内容,由此很难论证中国儒学中存在这样一个系统而又完整的缄默维度传统。作者认为儒道二家思想均是周代思想的延续,二者同根同源,在缄默维度层面相似相通,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进入元的层次,打开心性无尽藏,使元气生发,但是为何道家进入缄默维度所引发的元气只是“养自然”,追求一己之安身与逍遥,而儒家进入缄默维度所引发的元气却是具有道德意涵的生生仁体,并且儒者能够将一己之独得推扩至家国天下,人文化成世界?进入缄默维度所体证到的元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它能否作为形上超越的道德本体?这些问题在本书中未有详细的论述,有待作者做出更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书中有些关键的地方,作者并未提供充分有力的论据来论证其提出的观点,如对庄子、《远游》的相关诠释。作者认为庄子为孔颜嫡髓、儒学真孤,其论据主要是基于觉浪道盛和方以智的观点。对于为何将屈原引进儒门,书中则说“如同庄子视为儒学真孤,屈原亦可仿此”[注释14],但庄子是否为儒学真孤这一前提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书中对屈原缄默维度的阐发集中在《远游》中,但《远游》是否为屈原的著作,学术界一直也还存在着争论。对于此类尚存在较大争议的观点和文献,作者的处理方式是悬搁争议,选择符合自己所需的观点和文献直接以之作为论证的前提或依据,这不免有武断和过度诠释之嫌。书中也存在一些较为牵强的解释,如作者为了将缄默维度传统的源头追溯至孔子,认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中的“罕言”即指缄默维度,“‘罕言’指凭借言语难以进入的精微命理、仁之大道,应默会以证之,具体至本书所论,罕言主要指向‘仁’与‘命’:仁是生生之仁,氤氲一气似初春之气;命要解决终极的生死问题,即如何实现蜉蝣的精神”[注释15]。这句话有多重理解,暂且搁置学界对此的争论,单从字面上看,作者此解也无法成立,作者选择性地将“利”字忽视,直接认定“罕言”指向的内容是“仁”与“命”,这显然是取己所需、断章取义之举。此外,书中作者还频繁使用诗歌等诠释空间极大的语句来阐发中国儒学的缄默维度,如引言部分从陈献章《夜坐》二首诗中引出本书所论述的缄默维度基本问题,将庄子“渊默而雷声”、朱熹“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陈献章“氤氲一气似初春”、胡直“圣关渊诣,心印独握”、万廷言“一泓青玉涵秋月”等诗句单独抽离出来进行诠释,认为这些话语集中表达出他们思想中的缄默维度,也许中国儒学缄默维度的内核只可默会不可言传,但是中国儒学缄默维度的体系如果完全建立在那些充满诗意、诠释空间极大、内涵难以确定的话语之上的话,中国儒学缄默维度的内容将难以成为一个概念确定、逻辑严谨的学术议题。

    注释
    [注释1]陈来:《文化:中国与世界》第五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53页。
    [注释2]张昭炜:《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第459页。
    [注释3]胡直:《胡直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331页。
    [注释4]邹元标:《南皋邹先生语义合编》,明刻本,第40页。
    [注释5]万廷言:《万廷言集》,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472页。
    [注释6]万廷言:《万廷言集》,第296页。
    [注释7]方以智:《易余(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16页。
    [注释8]方以智:《方以智全书》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5页。
    [注释9]笑峰大然:《青原志略》卷十三,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56页。
    [注释10]笑峰大然:《青原志略》卷十三,第356页。
    [注释11]方以智:《药地炮庄校注》,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7年,第127页。
    [注释12]觉浪道盛:《杖门随集》(上),《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附录,《嘉兴大藏经》(径山藏版)第3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7年,第795页。
    [注释13]张昭炜:《中国儒学缄默维度》,第441页。
    [注释14]张昭炜:《中国儒学缄默维度》,第64页。
    [注释15]张昭炜:《中国儒学缄默维度》,第39页。

    — End —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冯骥才:非遗学原理(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