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国学研究 作者:佚名 热度:
南京的形象,在历代文人的叙述中变得日益丰盈。它曾被称为“天下文枢”,无数文人墨客流连、驻足于此,千百年来,佳作辈出。当今,南京有众多重点高校,如“文曲星”坐镇。还有各层级文化、文学机构的支持,使得这座原本历史悠久的城市,构筑起更好的文化生态。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南京市“世界文学之都”称号,这是对其古今文化、文学地位与贡献的一次重要体认。那么,现在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审视南京的城市形象?它究竟具有怎样的文化特质值得深入挖掘?什么样的文化生态,让这座千年之久的“文学之都”生机无限、青春常在?
守正纳新,发掘历史、现实、人性或心灵的图景
南京这座城市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性格:包容、厚重、审慎、纳新。历经百年现代、当代史的演进,其间也经历过政治、文化、战争、经济的种种剧变,但埋藏在南京这座城市骨子里的“性格”——守正纳新,依旧在文化人的潜意识里坚定地、默默地传承。这也让“文化南京”避免了过度现代性的窘迫,最终能够不断在融合、增添新元素的同时,不失原本的内蕴,使得城市之光在多元、互动中熠熠生辉,散发着书香之气,彰显文化的魅力。这些品质,都凝聚、代表着古老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需要广泛地提倡与宣传。进一步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新媒体的“加盟”下,这座本来拥有深厚底蕴的城市,更为引人注目,名扬四海。在这里,现代性与历史性共生,自由的想象与凝固的记忆共存。
南京之所以拥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依靠的重要因素,显然是其古往今来在文化、文学上创造出的独特成就。文学创作方面,它自“六朝”以来,会聚的文化、文学人才可谓济济一堂。正是这些“才俊”在南京的常年生活、会聚、创作,才令这座城市营造出浓厚的人文氛围。以近百年来的文学写作为例,鲁迅、叶圣陶、朱自清等,都曾在此有过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写作经历。汪曾祺、陆文夫、高晓声等优秀江苏籍小说家,都是在南京崭露头角,或与这座城市有着不同程度的渊源,并最终走向全国、影响世界。
如今南京本地的50后、60后作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经济、文化发生重大转型的环境下成长并接受教育;在展露才华时,他们正处于充满激情的青年时期,又有江苏南京悠久文化传统的熏陶与文学写作的激励机制;还有域外文学的涌入,进一步拓展了他们的写作视域。他们在以上元素的“化合”之下,其文本表现人性的维度更为开阔,其“格式”亦尤为特别。这些作家在进入中年后,依旧保持着青春时期的“先锋”姿态,不断去尝试文学写作的新思路,且日臻练达、深刻。他们的思想与文字魅力,不仅在中国获得了许多殊荣与奖项,而且在世界的重要文学活动中获得认可。这些与南京有着密切关联的“江南才俊”,虽然风格各异,却都展现出不同历史时期“文学之都”的青春气质。写作者们长久以来拥有“青春”活力,执着地去感悟、发现生活的美。综观文学百年,受“文学之都”熏陶的几代优秀作家,无一不面对着大时代变迁进行新的精神、审美抉择。他们始终怀有一颗审美之心,不被僵化的思维惯性所湮没,通过有个性、有气质、有才情的审美叙事,发掘历史、现实、人性或心灵的图景。这些写作气度,都与“文学之都”南京守正纳新的文化氛围息息相关。
创作与研究良性互动、相互成就
在“文学南京”,文学研究者与作家之间,有着一种“共生”与“相互成就”的关系,这体现着文学创作成就的另一面向:文学研究和评论所带来的良好文学生态对作家写作的促进。当然,在南京“起飞”、有成就的作家,也为评论家提供了大量的文本资源。研究者们从学术、评论的维度,在学理上发掘作家的审美内涵,探究作家自觉的审美选择,发掘现实的灵魂奥秘与精神文化真谛,最终通过对南京作家及其文本的阐释,让“文学之都”的形象更具有鲜明的文学性。
南京作家群可谓人才济济,学者与评论家荟萃一堂,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能够共同呈现“双峰并峙”的文化景观。江苏评论家对江苏籍作家进行个案研究的文献、成果不胜枚举,还有学者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对江苏作家进行研究。如探究作家个人创作与潮流特性的关联,将作家置于某种概念的范畴,进行学理上剖析;还有学者将作家放在“江苏作家”或“江苏文学”的整体研究论题之中进行思考。可以说,研究者们坚守着文学审美,对勇于探索、求新和挑战“成规”的作家,他们从不吝惜自己赞美的笔墨,给作家以巨大的精神、学理上的鼓舞与支持。
“文学南京”长久以来,十分重视文学评论队伍的梯队培养与建设。从成名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80年代达到巅峰期的老一辈江苏学者,到成名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现今的南京文学研究领军人物,再到近年在江苏文学评论界崭露头角的青年评论家,这些学者之间都有代际上精神、文化传承的关系,即从治学思想到评论理路,无一不体现着南京的人文精神。这让南京的文学评论和文学创作携手并进、比翼齐飞。
“文学磁场”得以形成,文学生态实现优化
南京文学写作、评论的繁荣,与当地的文化历史环境紧密相连,与自古以来的文学传统、文学传承息息相关。南京的文学评论期刊《扬子江文学评论》和大型文学刊物《钟山》,以及各个高校、科研机构的学报,都密切关注当代中国作家和评论家的成长;还有《雨花》《青春》等文学作品原创期刊,在刊发文学作品的同时,也发表文学评论的文章。这使得作家与评论家之间产生共振,以促进南京文学生态的进一步优化,形成“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的良性循环。此外,南京的高校、科研机构、出版机构、书店、图书馆、文化媒体和社会上的文化活动,也重视对人文学科的研究与宣传。它们让当地作家能够有更多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并经常组织作家与评论家进行现场对话,形成互动的“文学磁场”。
与此同时,南京文学原本所拥有的品质,又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更容易深入到千家万户。显然,传统的文学、文化平台有机地融合新技术,促进文学、文化广泛传播,这也是守正纳新的重要方式。上述提到的各种文学期刊、各个重要平台乃至文化机构,在刊发文学作品、评论的同时,都大力开发出各类的“公众号”,从网页到微信、自媒体的宣传,纷纷将丰富的文化触角,借用现代技术延伸到各个层面,让更多的人通过大众媒介来了解一线写作者“在场”的创作势头和繁荣的文化场域。只要搜索相应关键词,对南京文化、文学介绍的大量信息就会扑面而来,这也让大众读者感受到“世界文学之都”的生动样貌。
这种对传统文学、文化新的链接方式,直接展现出南京当代文化的恒久魅力,向人们诠释它何以能够成为“天下文枢”与“世界文学之都”的内在、外在动因。在纸质印刷的基础上,同时增加视觉和网络的媒介手段,这一转变不仅富于娱乐性,更将文化的深层意蕴引向快捷性、普及性传播,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审美新状态,展示了这座城市包容与纳新的特性,增加新的可供我们进行文化反思的维度与空间。
显然,这是新时代给南京的又一次机遇,这座城市依然可以借助新兴媒体的渠道“走出去”,从文学写作、评论的维度,来演绎城市文化的新面貌和新状态,加深人们对“文学之都”形象的体悟,让更多的人开始感知其有温度、有历史、有底蕴、有深度的城市气韵。毕竟,由于新媒体时代多元的技术手段——读、听或看,尤其是具有强大渲染力和色彩感的视频等,它们迅捷、简洁、生动等特性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以此能够更有力地展现着“文学南京”的文化软实力,全方位、立体化地构筑起“文学南京”更具魅力的精神、文化生态。总之,文学、文化,构成了南京这座城市深处不可忽视的力量,也守护着南京生生不息的文明。
(作者:张博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守正纳新,发掘历史、现实、人性或心灵的图景
南京这座城市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性格:包容、厚重、审慎、纳新。历经百年现代、当代史的演进,其间也经历过政治、文化、战争、经济的种种剧变,但埋藏在南京这座城市骨子里的“性格”——守正纳新,依旧在文化人的潜意识里坚定地、默默地传承。这也让“文化南京”避免了过度现代性的窘迫,最终能够不断在融合、增添新元素的同时,不失原本的内蕴,使得城市之光在多元、互动中熠熠生辉,散发着书香之气,彰显文化的魅力。这些品质,都凝聚、代表着古老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需要广泛地提倡与宣传。进一步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新媒体的“加盟”下,这座本来拥有深厚底蕴的城市,更为引人注目,名扬四海。在这里,现代性与历史性共生,自由的想象与凝固的记忆共存。
南京之所以拥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依靠的重要因素,显然是其古往今来在文化、文学上创造出的独特成就。文学创作方面,它自“六朝”以来,会聚的文化、文学人才可谓济济一堂。正是这些“才俊”在南京的常年生活、会聚、创作,才令这座城市营造出浓厚的人文氛围。以近百年来的文学写作为例,鲁迅、叶圣陶、朱自清等,都曾在此有过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写作经历。汪曾祺、陆文夫、高晓声等优秀江苏籍小说家,都是在南京崭露头角,或与这座城市有着不同程度的渊源,并最终走向全国、影响世界。
如今南京本地的50后、60后作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经济、文化发生重大转型的环境下成长并接受教育;在展露才华时,他们正处于充满激情的青年时期,又有江苏南京悠久文化传统的熏陶与文学写作的激励机制;还有域外文学的涌入,进一步拓展了他们的写作视域。他们在以上元素的“化合”之下,其文本表现人性的维度更为开阔,其“格式”亦尤为特别。这些作家在进入中年后,依旧保持着青春时期的“先锋”姿态,不断去尝试文学写作的新思路,且日臻练达、深刻。他们的思想与文字魅力,不仅在中国获得了许多殊荣与奖项,而且在世界的重要文学活动中获得认可。这些与南京有着密切关联的“江南才俊”,虽然风格各异,却都展现出不同历史时期“文学之都”的青春气质。写作者们长久以来拥有“青春”活力,执着地去感悟、发现生活的美。综观文学百年,受“文学之都”熏陶的几代优秀作家,无一不面对着大时代变迁进行新的精神、审美抉择。他们始终怀有一颗审美之心,不被僵化的思维惯性所湮没,通过有个性、有气质、有才情的审美叙事,发掘历史、现实、人性或心灵的图景。这些写作气度,都与“文学之都”南京守正纳新的文化氛围息息相关。
创作与研究良性互动、相互成就
在“文学南京”,文学研究者与作家之间,有着一种“共生”与“相互成就”的关系,这体现着文学创作成就的另一面向:文学研究和评论所带来的良好文学生态对作家写作的促进。当然,在南京“起飞”、有成就的作家,也为评论家提供了大量的文本资源。研究者们从学术、评论的维度,在学理上发掘作家的审美内涵,探究作家自觉的审美选择,发掘现实的灵魂奥秘与精神文化真谛,最终通过对南京作家及其文本的阐释,让“文学之都”的形象更具有鲜明的文学性。
南京作家群可谓人才济济,学者与评论家荟萃一堂,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能够共同呈现“双峰并峙”的文化景观。江苏评论家对江苏籍作家进行个案研究的文献、成果不胜枚举,还有学者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对江苏作家进行研究。如探究作家个人创作与潮流特性的关联,将作家置于某种概念的范畴,进行学理上剖析;还有学者将作家放在“江苏作家”或“江苏文学”的整体研究论题之中进行思考。可以说,研究者们坚守着文学审美,对勇于探索、求新和挑战“成规”的作家,他们从不吝惜自己赞美的笔墨,给作家以巨大的精神、学理上的鼓舞与支持。
“文学南京”长久以来,十分重视文学评论队伍的梯队培养与建设。从成名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80年代达到巅峰期的老一辈江苏学者,到成名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现今的南京文学研究领军人物,再到近年在江苏文学评论界崭露头角的青年评论家,这些学者之间都有代际上精神、文化传承的关系,即从治学思想到评论理路,无一不体现着南京的人文精神。这让南京的文学评论和文学创作携手并进、比翼齐飞。
“文学磁场”得以形成,文学生态实现优化
南京文学写作、评论的繁荣,与当地的文化历史环境紧密相连,与自古以来的文学传统、文学传承息息相关。南京的文学评论期刊《扬子江文学评论》和大型文学刊物《钟山》,以及各个高校、科研机构的学报,都密切关注当代中国作家和评论家的成长;还有《雨花》《青春》等文学作品原创期刊,在刊发文学作品的同时,也发表文学评论的文章。这使得作家与评论家之间产生共振,以促进南京文学生态的进一步优化,形成“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的良性循环。此外,南京的高校、科研机构、出版机构、书店、图书馆、文化媒体和社会上的文化活动,也重视对人文学科的研究与宣传。它们让当地作家能够有更多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并经常组织作家与评论家进行现场对话,形成互动的“文学磁场”。
与此同时,南京文学原本所拥有的品质,又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更容易深入到千家万户。显然,传统的文学、文化平台有机地融合新技术,促进文学、文化广泛传播,这也是守正纳新的重要方式。上述提到的各种文学期刊、各个重要平台乃至文化机构,在刊发文学作品、评论的同时,都大力开发出各类的“公众号”,从网页到微信、自媒体的宣传,纷纷将丰富的文化触角,借用现代技术延伸到各个层面,让更多的人通过大众媒介来了解一线写作者“在场”的创作势头和繁荣的文化场域。只要搜索相应关键词,对南京文化、文学介绍的大量信息就会扑面而来,这也让大众读者感受到“世界文学之都”的生动样貌。
这种对传统文学、文化新的链接方式,直接展现出南京当代文化的恒久魅力,向人们诠释它何以能够成为“天下文枢”与“世界文学之都”的内在、外在动因。在纸质印刷的基础上,同时增加视觉和网络的媒介手段,这一转变不仅富于娱乐性,更将文化的深层意蕴引向快捷性、普及性传播,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审美新状态,展示了这座城市包容与纳新的特性,增加新的可供我们进行文化反思的维度与空间。
显然,这是新时代给南京的又一次机遇,这座城市依然可以借助新兴媒体的渠道“走出去”,从文学写作、评论的维度,来演绎城市文化的新面貌和新状态,加深人们对“文学之都”形象的体悟,让更多的人开始感知其有温度、有历史、有底蕴、有深度的城市气韵。毕竟,由于新媒体时代多元的技术手段——读、听或看,尤其是具有强大渲染力和色彩感的视频等,它们迅捷、简洁、生动等特性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以此能够更有力地展现着“文学南京”的文化软实力,全方位、立体化地构筑起“文学南京”更具魅力的精神、文化生态。总之,文学、文化,构成了南京这座城市深处不可忽视的力量,也守护着南京生生不息的文明。
(作者:张博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如何评价元代《诗经》学
下一篇:“崇儒更化”:西汉时期的文化建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