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国学教育   作者:佚名   热度:

中国国学(传统文化)的优长和缺陷

姚有志 战略学博士生导师 、著名军事学学者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解放与崛起,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中国国学(传统文化)的现代升华!而实现国学升华的主要表现,要从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长与缺陷谈起。

面对中国社会物质和精神上的极度病态,一批仁人志士如梁启超、谭嗣同、陈天华、秋瑾、邹容••••••发出维新或革命的呐喊,有的甚至以慷慨赴死以唤醒国人。在他们的努力和孙中山、黃兴等人的领导下,辛亥革命终于逼迫清宫退位。但革命并未成功,中国進入军阀拥兵自重,各投其主,混战不休的时期。

在悠悠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华民族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自我更替和演進的。东有海洋屏障,西有高山阻挡,北为高寒极地,南部则是滞后开化的地区,这独特的自然环境,生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到了近代当殖民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扑向中国的时候,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长与缺陷便显露无遗。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优长是连绵不断的历史一贯性。

从文明初始起,以今河南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流域,就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生成地和幅射地。黃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到迄今2500年前后,黄河文明到下游积淀和迸发,在今山东地区形成文化中心。这是先贤囯学大师为何集中出自山东的主要原因。

2500年前后传统文化重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形成以后,便向东西南北周边地区進行自然幅射。幅射范围包括今东北亚、东南亚和中亚广大地区。特别是在秦汉、隋唐、蒙元和明清等大一统时期,中华传统文化的同化和幅射力度更强劲。现在东亚一些国家包括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十五世纪以前的古代典籍均为汉字。

传统文化成型后两千多年的传承过程中,历代封建统治者(主要是皇帝)都根据他们的志向、目标、需要和素质,对传统文化進行过剪裁、取舍和改造。例如宋代统治者就是把传统文化的柔弱性发挥到极致,使宋代呈现出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而政治军事极度衰败的怪现象。当然传统文化传承的主线还是一脉相承的。

根基牢固雄厚、连绵一贯而从未中断的文化生态,培植和积淀了中国人根的基因和根的意识。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是什么原因走出去的,绝大多数都拥有一颗中国心、爱国心。改革开放初期,外资在中国的投资,绝大部分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地区。当然中国人也有当汉奸的恶行,那又另当别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二个优长,是对大一统的执着追求与坚决维护的主流意识。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合交替,几成规律。但是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统一还是至髙无尙的。对于历代封建帝王来说,只要具备追求和维护统一的大德,即使在行为上有实施暴政的恶行(如秦始皇),仍不失伟人资格。

 

十多年前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一位台湾朋友提出一个非学术问题:解放军什么时候打台湾?我说:解放军什么时候打台湾不由解放军说了算,而是由党、政府和人民説了算,或者是由陈水扁说了算。陈水扁当局如果宣布台独,就把共产党和解放军逼上战争之路。因为共产党和解放军都承担不起丢弃台湾的历史责任。

共产党和国民党及她们的领袖毛泽东和蒋介石,在祖国统一、一个中国的原则问题上,都是坚定不移、毫不含糊的。到厦门可以看到,厦门这边有一巨幅标语一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80年代前为社会主义统一中国),对面国统区二担島上的巨幅标语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这是两岸捍卫一个中国原则的壮严宣誓。

还是十年前的那次学术研讨会上,台湾朋友还提出了解放军如果打台湾怎么打、能不能保证打赢的问题。我说如果打,肯定不是打过去那种焦土式战争,而是打独不打统、打军不打民、打点不打面、打搞台独的反动政要不打无辜。解放军作战一向遵循毛主席确立的原则: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敢于打硬仗恶仗。

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实现国家统一的战争肯定属于正义战争的范畴。尽管学术界对"正义战争必胜"有不同阐释和界定,但是在物质技术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正义一方必定拥有更多的操胜劵把握,更何况解放军拥有压倒性优势。当然我们不希望两岸起战端。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历史该在我们这个时代终结了。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至今的巨大惯性力量,使台湾与大陆实现中国完全统一成为任何力量也不可阻挡的大趋势。有人把台湾作为牵制和制约中国的不沉的航空母舰,但是台湾又是开不动、开不走的航空母舰。近年来两岸关系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好形势,海内外的中国人都应助推这个好形势不断向纵深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三个优长是"和为贵"的坚定理念。

古代中国的土地上虽然也战争不断,但在文化心理层面还是主张和平稳定为上,厌恶战争和动乱。而古代西方(如古希腊、古罗马)从官方到民间,均崇尚战争和械斗,战争曾为骑士阶层荣誉的专利,平民和奴隶无权参与,把对和平稳定的追求示为懦弱的表现。

中华民族的主要成份是农业型民族,而农业型民族的心理特征是爱好和平,与世无争,期望长治久安,承平无事的和平日子,而不愿四面出击,掠取域外之利益。所以中国历史上除蒙元时期有几次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战争外,其他朝代的战争基本上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纷争。

历史上中原政权对待少数民族政权,多是采取同化或和亲政策,到迫不得已时才动用武力。而当武力征服后,仍采取宽容政策。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为使西南少数民族诚心归化,对其首领孟获七擒七纵,被传为隹话。这与古代西方民族国家间的战争定要把对手打入万劫不复之深渊的做法,存在道德上的根本差异。

战争是两个和平之间的现象,和平是两个战争之间的结果。中国战略文化的价值观中,战争最终目的不是打败和消灭对手,而是赢得政治、赢得经济、赢得文化、赢得和平的全面胜利。胜必须得到利,无利不算为胜。在整个战争中是这样,在战役战斗中也是这样。毛主席从来把"歼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仗示为败仗。

中国人的勤奋创业精神,"白天当老板、晩上睡地板"的浙江人继承发扬得最出色。六年前浙江省的一位主要领导同志曾給介绍过一组数字:全国各地有300多万浙江人,其中一半以上当老板;世界各地有200多万浙江人,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是老板。到世界各地尤其是欧洲,十个中国人中至少有八个是浙江人。

 

 

十多年前在中央党校召开的一次扶贫工作座谈会上,我曾提出要注重和加强思想文化扶贫的问题。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有些地区之所以迟迟不能摆脱贫困,除了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和恶劣的原因之外,重要原因是那里的民众缺乏浙江人那种勤奋创业精神。因此如果不注重思想文化上扶贫,钱物上的扶贫不过是权宜之计。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四大优长是勤奋刻苦、艰苦奋斗的立业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都不约而同的倡导这一点。几千年来,中国人就象种子,不论走到哪里,都能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在哪里生根、开花、结果。历史上东南亚各地的钱袋子就掌握在华人手里,根本原因就是中国人比当地土著人具备更多的勤奋勤勉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五个优长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广胸怀。

由于中原地区自远古以来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中国人意识形态中肯定有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一面。但是在多民族融合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却具备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具备的兼收并蓄的大包容、大气势和大气魄。

还是那个例子 在世界范围内势不两立的各大宗教,在中国的土地上都能和平共处,开拓各自的发展空间。 特别是佛教,在它的源发地印度早已衰萎,然而在中国得到发扬光大,在有些朝代几乎成为国教。 佛教名山名寺遍布中国大地,其中尤以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嵋山和安徽九华山最为著名。

文化上具有大包容气势的还有美国。美国作为由移民组成的只有23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在演進过程中形成包容性文化传统。但是美国歧视黑人的风俗和政策持续了近200年,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黑人争取人权的斗争风起云涌,毛主席于1970520日发表著名的"5•20"声明后,黑人人权状况才有根本性改善。

毛主席发表的"5•20"声明的题目是「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内容是支持美国黑人争取人权的斗争。声明发表前,美国黑人几乎连当议员的资格都没有。声明发表后,引来基辛格和尼克松访华,美国黑人人权状况才逐年改善,才有了黑人当将军、当国务卿、甚至当总统的历史。

美国黑人是毛主席的"粉丝"最集中的群体之一。现任总统奥巴马是毛主席的"粉丝"中职位最高的。当年毛主席发表"5•20"声明时,只有9岁的奥巴马赶上了美国黑人争得人权的好时候。据说奥巴马未当总统之前,每年圣诞节供奉的圣诞老人都是毛主席。奥巴马访华时,还专门派他的代表去瞻仰拜谒毛主席遗容。

 

中美战略文化共具包容性的重要表现,是两国军政高官民族成份的多样性。1997年我第一次访问美国时,负责接待的是一位华裔少将。参加他们的一次军官集会,大礼堂上千个座位上坐着各色人种的军官,就象是世界联军。近些年,活跃在美国政坛上的非白种人也越来越多,现任驻华大使罗家辉的祖籍就是广东江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古代虽有明智君主实行过民族平等政策,但真正彻底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是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在各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实行民族自治制度,建立了一大批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当然从学术角度看,长期实行民族自治对巩固发展大一统文化不见得是好事。

在人民军队的军官队伍中,来自少数民族的占有相当的比重。不知大家是否知道,我尊敬的老首长趙南起上将祖籍是韩国。他十六岁时到东北参加抗日队伍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一路南征北战,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任总后勤部部长、中央军委委员、军事科学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髙职。近年韩国还建了趙南起展览馆呢!

中国传统文化第六个优长是道德伦理体系的完整。

3000多年前周公旦作「周礼」,初歩构建起中国人的道德体系。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作「论语」,完成了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体系的理论总结。尔后在演化和实践推行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忠孝为本、"三纲五常"为基本内容的道德规范。

伦理道德是分层次的,如国家公德、社会公德、家庭伦理道德等等。作为国民,最高也是最基本的道德是爱国。如果一个国民没有起码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卫国之勇,那么即使具备其他方面的道德也将失去做人的光彩。历史上大凡爱国英雄,如屈原、岳飞、文天祥等等,都必然受到超时代、跨阶级的赞美和歌颂。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七个优长是天人合一、辩证系统的思维传统。

 

先贤文化大师们凭髙度理性与超然悟性相结合创造出来的文化经典,如「易经」、「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等,都体现了居高临下、覆盖全面、凝炼深刻又重点突出的共同特征,从而为后人学习研究留下了见仁见智的广阔空间。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八个优长是崇祖尊道的无神论倾向。

中国人对祖先祖宗的尊崇、对大道自然的敬畏,达到十分迷信的地歩(如对风水、星辰、日期、面相、数字和生辰八字都特别讲究),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子里没有鬼神、也不信鬼神的。虽然历朝历代也造出过一些神,但那些神大多数是历史人物的化身。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九个优长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积极心态。

中国没有类似「佛经」、「古兰经」、「圣经」等为人们为進入来世天国進行行为规范的文化经典。中囯的传统文化经典都是在直面自然界、直面人类社会的过程中,所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所指出的实践价值导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十个优长是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的同化力。

中国传统文化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积聚生成之际就向四周发散幅射,不断拓展着中华文化圈。历史上中原地区之外的多个少数民族,曾经多次挑战或夺取中原政权,但是没有任何力量敢挑战或摧毁中原文化。结果都一样:武力征服中原者都被中原文化所征服。

 

传统文化既有大量真善美,也有不少假恶丑。特别是到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文化和现代教育与科技文化面前溃不成军。真善美的一面在被围剿中缩小,假恶丑的一面在被利用中放大,中华民族陷入包括精神文化层面的全面危机,迫使先知先觉的仁人志士们对传统文化的劣根性進行过反思和怦击。中国传统文化缺陷不少,初歩归纳也有十来条。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个缺陷是制式国家和社会教育的缺失。

中国文化积淀很深,教育却一贯落后。近代以前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基本处于自发、零散和隨意状态,教育内容局限性也很大。中国的现代教育是从西方引进的,所以不论是大学、中学和小学,都只有百把年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私塾和家庭作坊式教育比较普遍。师傅教徒弟知识或技能时,往往有所保留,俗称"留一手"(尤其是技能传授)。这样徒弟从师傅那里学到的东西不可能超过师傅。因此要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做徒弟的必须具备创造创新敢于超越的精神。而具备这种精神的徒弟,又往往被师傅们视为叛逆。

 

2500多年前,中国传统文化的超级大师孔子办教育还是很成功、很辉煌的。无论从当时的学科内容设置,还是从学生数量和社会影响来看,无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办大学。可惜这所民办大学和2000多年后的郑和航海下西洋一样,只轰轰烈烈了几十年便作为一个历史的偶然存在人们的记忆和怀念中。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一种环境营造和环境陶冶。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环境,长期处于教育资源高度分散的个体化状态。这与西方早于我国近千年整合教育资源所建立起来的现代教育制度相比,显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差距。人们对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多有抱怨,而有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应归咎于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教育,不仅没有完善的体制机制,教育方法上也存在重知识灌输、轻智力开发的弊端。现代所说的老师"填鸭式"满堂灌,学生囫囵吞枣式死记硬背现象,都是中国传统教育方法的延续。有人提出一个思考题:为何美国哈佛大学出了近50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而有2700多所大学的中国至今还没有出一个?

春节期间,女儿将一位三年級学生妈妈写的博客推荐给我看。文章说,她三年级的儿子从中国转到美国上学后,那个又大又重的书包不背了。当她在困惑中熬到期末,孩子带回的假期作业竟是国内博士生都不轻易问津的「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论文。第二个假期作业题则是大且专的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评估。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二个缺陷是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这在建筑和建筑文化领域表现最为明显。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却基本没有留下反映悠久历史的地面建筑尤其是居住性建筑。在我国城乡百年以上的房屋就算是了不起的文物了,而历史比中国短得多的欧洲,很多城镇百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建筑比比皆是。 在全国各地数不清的建筑工地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则标语: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看似是注重质量的宣誓,实则是短期行为的自白。建筑理想只有百年而已,建筑实体寿命充其量是几十年。来自权威部门的一项统计,欧洲一些国家居住性建筑的平均寿命为140年,而我国居住性建筑的平均寿命仅为30年!

我国发生的毎次大地震,总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每次因地震伤亡的人员中,大约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房屋倒塌造成的。2008512日汶川地震惨象人们记忆犹新。两年前发生在青海玉树的7•1级地震,又夺走了2000多人的生命。而几乎与此同时在新西兰发生的同等级别的地震,人家却房没倒一幢,人没死一个。

应当承认,中囯传统建筑特别是非居住性建筑中,也存在寿命久远、工艺艺术价值较高的作品,如西安的大、小雁㙮,河北的赵州桥,苏州的园林和四川的都江堰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家们的杰作。但同时又不能否认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反映和证明中国古代文明的文物,主要靠到坟墓中去挖掘,到地下去寻找。

从近些年各地发现的一些古墓的建筑质量看,中国传统修建阳宅多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而修建阴宅却是久远大计,质量第一。象位于西安近郊已有2200年的秦始皇陵,再过几千年可能还是老样子。

我国许多居住性建筑质量不高是不争的事实,人们对其批评和质疑是正当正义的。如何才能使中国老百姓都能住上具有安全感的房子?必须在一实一虚两个方面努力:实的是从法律和制度上严把设计、材料、施工、监理和验收各关口,确保工程质量;虚的是从以人为本的高度更新建筑文化理念,提高建筑质量标准。

传统文化的第三个缺陷是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论语」中倡导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影响了中国社会2500多年,有学识的社会精英千方百计挤身官场,把能否谋得一官半职视作有没出息的标志。当然就官场选材标准而言,孔子说得对。但前半句"仕而优则学"往往被忽略,须知要当好官必须好好学习才是。

中国官场经过2000多年封建酱缸的浸泡,到清朝末年已腐朽不堪。小说「官场现形记」、「20年目睹之怪现状」就是对当时官场丑陋的真实写照。人们对当今官场存在的腐败现象多有抱怨。封建主义官场腐败现象之所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沉渣泛起,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传统文化缺陷的延续和延伸不能不是原因之一。

官场腐败现象的存在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是背道而驰的。改革开放初期,老一代革命家陈云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警言。之后的30年来,党中央持续不断地在党内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中开展反腐败教育和反腐败斗争。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是艰巨又长期的,但前途应该是光明的。

 

官场腐败在世界范围内是个帶普遍性的现象,差别只是腐败程度、方式和内容上的不同而已。有些国家的官场腐败不一定突出表现在贪污受贿方面,例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打了10年的越南战争,10年间国会议员(毎届435名)更换多届,没有任何一位议员的子女服役上过前线作战。这难道不是腐败吗?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四个缺陷是拓荒探险的开创精神薄弱。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从生产方式主体上看是农业文明史。所以中国人总体上习惯于在自己的土地上求生存、谋发展,而不善于象西方人那样去到处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前面说过,在世界著名探险家队伍中没有我国中国人的踪影。

明代文人徐霞客(15861641,江苏江阴人),曾被人们称为中国的探险家。他厌恶官场,酷爱旅行,以极大的攻艰克难精神,遍游北至燕晋、南至云贵和两广,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的名山大川。他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所见所闻,后人为他整理出版了「徐霞客游记」。现在看来,徐霞客是旅行家而还称不上是探险家。

1986年河南洛阳等地的一批青年人开展了黄河漂流活动。而当漂流探险出了事故,牺牲了几个青年之后,来自社会的批评指责劈头盖脸砸向漂流活动的组织者。当时我写了一篇小文「值得弘扬的探险精神」,寄給了「中国文化报」和洛阳市委宣传部,指出对民间兴起的探险热应加以保护和引导,而不是打击和非难。

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青年中掀起的以长江、黄河漂流为内容的探险热,可以看作是民族精神进一歩觉醒的标志,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朕兆。探险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探险本身,而在于探险所展示的无畏气慨和进击精神。得过且过、与世无争的中国传统太需要拓荒探险的创造创新精神来激将、来改造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五个缺陷是重诗文非科技倾向突出。

 

封建统治阶级对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比较重视,文人墨客们在文史和诗词歌赋领域争领风骚。但技术科学一直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压抑和贱视。中国古代史上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许多科技成就,绝大多数是在民间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中自发产生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六个缺陷是多懦弱好奴性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特别到近代,当传统文化滋养的中国社会遭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文化的强烈冲击时,懦弱和奴性的表现面更普遍更突出。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当然很多,甘愿当奴才奴隶的人也不少。有记载说,八国联军杀進北京时,道路两旁跪满了留着长辫子的中国人。

中国人的懦弱和奴性在抗日战争时期表现最为突出。切不说汪精卫率领国民党一部叛囯投敌甘当日本儿皇帝,就是在社会方方面面懦弱和奴性表现也形形色色。日寇搞南京大屠杀时,一拨拔几十个甚至十几个日本兵,象赶羊一样赶着成千上万的国民党军战俘和老百姓到长江边集体屠杀,却没听说有人振臂一呼:反了!

听亲历过抗日战争的老前輩讲,当时日军一个小队就敢攻打一座县城,日军一个班就可押着几千国民党军战俘当劳工。2000年我们在苏州东山宾馆召开第五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时,顺便了解了东山镇的历史。东山镇是日伪统治时期的"模范镇",而这个当时有3万多人口的东山镇的统治者,就只有一个日本兵!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七个缺陷是易麻痹、喜粉饰的习惯性格。

前面说过,我国国歌的歌词绝妙反映了中国人易麻痹麻木的性格。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们才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才起来、起来.•••,也就是说,没到最危险的时候、最危机的关头,中国人多数是睡着的,是很难起来的。

19996月,我对美国一个访华团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怕麻痹而需要刺激的民族。如成天对中国吹喇叭、抬轿子,说这也好那也好,中国人非飘飘然忘乎所以不可。只有象你们美国这样变着法整中国,如轰炸驻南使馆,中国人才会懂得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就要受欺。你们用5枚炸弹,炸醒了亿万中国人,真是功不可殁!

十多年前,我对社会上流行的盛世说提出过异议:一句"赶上了盛世我们享太平"的歌词,唱出了人民群众对现实生活的满足感,这无可非议。但如果学术界、思想界和领导层也陶醉在太平盛世的欢歌声中,无视周边和世界强敌对手的存在,无视国家安全与发展面临的危机和挑战,那就意味着中国又到危险的时候了。

 

1995年我到西藏调研,西藏山南地区有个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的乡(相当于内地一个大县的面积),自然环境还不错,森林、草原、可开发的耕地都不少,可就只有一户人家。这户人家代理了乡政府的角色和职能,算是国家的一级行政单位。类似情况可能就是中国历史上边境边疆地区状况的缩影。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八个缺陷是重內聚、轻外张的治理定势。

自周代始逐步形成的"服事说"、"华夷说"和"天下中心说"等地缘覌,导致的共同结果是京畿和中原腹地之外地区治理越来越松散,"天高皇帝远"的广阔边疆边境之地少有问津。近代大片大片丢失的本属于中国的领土,与重内聚轻外张的传统不无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九个缺陷是经略海洋意识的贫乏。

卷帙浩繁的传统文化典籍中基本没有经略海洋的内容,兵书战策都是立足于陆战的理论指导;古代的社会实践中少有经略海洋的实践,500多年前偶然出现的郑和下西洋,充其量是政治游行顺便搞点经贸活动,在本质上也不属经略海洋的范畴。

中国人经略海洋意识的萌发是近代的事,那是被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从海上入侵刺激起来的;中国人经略海洋意识的自觉是现代形成的,改革开放不久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略海洋才逐渐成为中国人普遍关心的问题。现在从黃海、东海到南海尤其是东海和南海,都有争端困扰,从我们自身来说确有文化传统的原因。

在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斗争中,人民解放军于1974年和I988年進行了两次规模不大却意义重大的作战行动。执行中央军委的命令,1974117日至20日,海军南海䚀队一部从越南南方政权手中收复了西沙群岛,使西沙回到祖国怀抱;1988314日漂亮的"3•14"海战,开创了我军在南沙的军事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民党军从日军手中接管了南沙最大岛屿太平岛(0•44平方公里)。20世纪70年代初南沙海域发现巨大油气资源后,周边的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纷纷争占南海岛礁。我军自1988年后陆续進驻了七八个礁。現在学术界正探讨两岸军队携防南沙问题。随着两岸关系的密切此议定将变成现实。

 

中国传统文化第十个缺陷是重"优育"轻优生。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一部「三字经」生动而深刻反映了中国人养儿育女的基本规范。之所以优育要加引号,是因为重视养育时常伴有娇生惯养的积弊。几年前有人就中日两国儿童作抽样测试,结果证明中国儿童的吃苦抗挫精神远逊日本儿童。

至于优生,中国人历史上基本无此自觉意识。几千年来习以为常的近水土繁衍,导致一些较封闭地区人口质量的蜕化,人的个头又瘦又小,在青年中征合格兵都困难。当然,象西方古代曾采取过的残弱婴儿必须抛溺、病体夫妇禁止生育的强制性优生措施,也太残忍、太非人性了!

中国传统文化对妇女的摧残是令人发指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妇女的解放是比较彻底的。战时军队是民族精神的晴雨表,平时体育运动是民族精神的晴雨表。中国妇女在世界体坛上的表现远远胜过中国男子汉,倒是中国男子运动队(如足球)的表现象中国历史上的小脚女人!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国学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下一篇:探索国学教育和传播的路径




      相关推荐